“纯电玩家”渐行渐少?

国产汽车 汽车保养 2024-06-24 2035

出乎许多人的意料,纯电动汽车——曾一度被视为新能源领域的终极产品,近来却遭遇了市场份额的“缩水”困境,销量持续下滑。

5月,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呈现出同比下滑的趋势。一些在纯电动汽车领域试水的产品,如理想汽车推出的纯电动车型MEGA,在市场上遇冷,进一步印证了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严峻形势。面对这样的市场形势,一些车企开始“见异思迁”,纷纷调整战略以规避纯电动汽车市场销量下滑的风险。智己汽车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司计划在明年生产增程车型,以应对纯电动汽车市场的挑战。据传,小鹏汽车也要尝试增程式汽车。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仍有一些品牌如蔚来、小米、特斯拉、飞凡、埃安、欧拉、极氪等,依然坚持只生产纯电动汽车的产品策略,这些“纯电玩家”的日子并不轻松,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保持领先地位,成为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总体来看,纯电动汽车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车企正在努力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方向。未来的市场格局将如何演变,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市场缩水,玩家渐少

车型销量数据无疑成为市场趋势的“晴雨表”。根据5月的销量数据,多家车企的纯电动汽车销量均呈现出同比下滑的趋势。具体来说,广汽埃安5月销量为40073辆,同比下降11%,而1~5月累计销量162332辆,同比跌幅达3%。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亦不乐观,5月电动汽车销量为72573辆,较去年同期下降6.6%,这已经是连续第二个月销量下滑,4月销量同比下跌18%。

与此同时,插混和增程业务则呈现出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比亚迪5月销量高达331817辆,同比增长38.2%;理想汽车5月交付新车35020辆,同比增长23.8%。以增程式为主的AITO问界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达到3.22万辆,同比增幅高达489.13%。

对于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下滑的现象,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财税贸易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韦福雷指出,这背后有多重因素。一方面,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用车场景不再仅限于城市通勤,长途自驾旅行成为重要需求。而纯电动汽车在续驶里程上的局限,尤其是短期内动力电池技术难以有大的突破,使得消费者在选择上更加谨慎。相比之下,插混和增程车型的续驶里程正在不断突破,如比亚迪发布的第五代DM混动技术,其插混新车型的续驶里程已达到2100公里,这使得它们在现阶段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纯电动汽车对充电基础设施的依赖较强,而充电基础设施的布局在城乡、区域之间存在不平衡现象,这也限制了纯电动汽车的推广。相比之下,插电和增程车型对充电设施的依赖度较低,因此在某些地区更具优势。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李明则从品牌影响力的角度分析了纯电动汽车市场品牌相对较少的原因。他认为,虽然目前市场上存在极氪、埃安、智己等传统车企品牌以及蔚来、小鹏、小米等造车新势力,但这些品牌的市场影响力相对有限。而如比亚迪等已全面转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以及奇瑞、长城、理想、问界等车企,其插混产品更为消费者接受。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曾欣认为,市场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他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单一市场,无论是纯电动还是插混车型都有自己的消费群体。而且,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迭代和车型的不断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因此,即使近期纯电动汽车销量出现下滑,也不必过分担心,这可能是因为前期价格战导致市场销量提前透支所致。插混车型销量的上升也可能是此前市场受到纯电动汽车市场挤压的一种反弹。在健全的市场机制下,只要市场有需求,这些变化随时都可能被新的增长所抵消。

回归多能源结构已成趋势

在审视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时,纯电动汽车到插混、增程汽车,各自均拥有一定的销量支撑。然而,纯电动汽车市场销量的波动,引发了业界的深入思考。李明认为,纯电动车企品牌的减少和势力的式微,实际上是近5年来消费需求变化的直接反映。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了从纯电动微型车的风靡到大中型纯电动SUV的盛行,再到如今多元化、多样性的市场格局。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需求的转变,市场正在不断调整。例如,智己和小鹏汽车等车企正在积极开发增程车型,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韦福雷则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回归多能源结构的观点。他认为,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一些纯电动车企被淘汰,但同时也推动了头部车企竞争力的提升。此外,随着混动技术的不断进步,插混和增程车型在市场上也逐渐崭露头角。因此,纯电动、插混、增程组成的多能源结构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要形态。

曾欣认为,尽管纯电动汽车目前面临销量下滑和品牌减少的困境,但纯电动技术仍有可能在未来占据主导地位。他指出,内燃机的热效率已接近极限,而纯电动汽车技术在电池和电机等方面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固态电池和高转速电机的研发,将进一步提升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和动力性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此外,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薛旭提到了城乡差异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他指出,由于充电基础设施和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城市和乡村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在推广新能源汽车下乡时,需要加快建设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并改变人们的观念,以促进纯电动汽车在农村市场的普及。

新能源汽车市场正面临着多元化的挑战和机遇。无论是纯电动车企还是混动车企,都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需要共同努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为实现可持续交通和环保目标作出贡献。

曾经的偏见误导行业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插混与增程汽车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它们曾被视为向纯电动过渡的技术,然而这一观点如今正受到重新审视。那么,这是否是早期对它们先入为主的偏见,或是一种误导呢?

“过去,插混与增程技术被普遍看作是向纯电动技术过渡的临时解决方案,这实际上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李明指出,随着混动发动机热效率的显著提升,这种看法正在发生转变。从丰田在2017年推出的热效率41%的混动专用发动机,到今年比亚迪和上汽集团发布的发动机热效率分别达到46.06%和最高48.1%,混动技术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成熟的技术路线。这些高效的混动发动机不仅实现了节能降耗和长续驶里程,更在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与纯电动技术形成了并驾齐驱的局面。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延续产品生命力的关键。在技术的融合演进中,国内已有企业成功将插混与增程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新的突破。例如,长安汽车的iEM智慧高阶控制系统,提供了市区纯电动汽车的驾控体验和高速插混模式的续驶里程,并可灵活切换,同时拥有出色的节能性能和超长续驶里程。东风风神L7的马赫电混PHREV技术则融合了纯电、插混、增程三种模式,通过高效的发动机和能量回收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混动系统的节能效果。

随着混动车型市场销量的增加和混动技术的不断升温,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多元化趋势愈发明显。韦福雷表示,2023年以来,混动市场已成为销量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据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混合动力汽车市场销量达到43.3万辆,同比增长74.1%,远超同期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增长率。这反映了市场和用户对混动技术的认可和选择。

事实上,无论是政策层面、产业发展还是市场需求,多元化技术路线都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流。2020年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提出了包含纯电动、插电式混动、增程式混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等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思路。因此,从多方面来看,插混与增程技术并非过渡性技术,而是与纯电动技术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纯电动汽车需要重新定位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纯电动汽车的销量近期遭遇波折,而插混汽车逐渐崭露头角,这一现象引发了行业对未来纯电动汽车市场地位的广泛担忧。业内专家对此纷纷发表观点,探讨了纯电动汽车车企数量的变化、对行业的影响,以及纯电动汽车的未来市场定位。

李明认为,未来生产纯电动汽车的企业的数量可能会继续减少。他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混动汽车的加速增长期,若纯电动汽车无法持续带来有行业影响力的技术创新,则难以抑制混动市场的增长势头。此外,混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插混与增程的“2合1”以及纯电、插混、增程的“3合1”等新模式,使混动汽车更具市场竞争力。然而,纯电动汽车企业的减少并不意味着纯电动技术路线趋弱,相反,市场竞争和资源整合将有助于形成几家具备更强竞争力的头部企业,推动纯电动技术创新和市场份额的提升。

曾欣认为,纯电动汽车具有更强的节能降耗特质,符合“双碳”目标的要求。随着电池、电机等相关技术的突破,纯电动汽车有望迎来一个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届时,在续驶里程延长、性能提升、价格下降以及充电基础设施完善的情况下,纯电动汽车未来有望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因此,在“双碳”目标、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驱动下,纯电动和混动汽车的技术创新竞赛仍将持续,而纯电动汽车凭借其更低的碳排放,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终极选择。

薛旭则指出,纯电动车企数量的减少将对行业产生深刻影响。这不仅会动摇现有纯电动车企的信心,还可能对潜在的新入者产生负面影响,使其打消进入市场的念头。要使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壮大,需要加强技术研发,突破技术难点,推出性能更好、价格合理的产品,以吸引消费者并提升市场份额。

最后,韦福雷强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已难以逆转。纯电动汽车要赢得市场,必须以用户为中心,综合考虑电池、电机等技术的开发、智能化性能的提升以及外观设计、市场售价等方面。通过提供高性能、合理价格的纯电动汽车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并实现品牌国际化。这将是纯电动汽车市场的未来定位和发展方向。

文:赵建国 编辑:郭晨 版式:赵方婷

给小编加个鸡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qq303154759进行处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