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讲话时,听起来嗓子有些不舒服,但精神状态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像一个兴奋的大男孩,“臭搞技术的”这句调侃,被他拿来自嘲,从口袋里把自己的全新发明一样一样宝贝着掏出来,眼里有光,台下的观众也随着振臂高挥的他一次次沸腾起来。
这届科技日紧凑而硬核,短短1个小时的时间,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电驱系统、电子电气、智能制造、飞行汽车、机器人等多个领域的“大招”接连释放。全球唯一标配后轮转向的MPV小鹏X9也首度面世。
科技日上有关智能驾驶的重点环节,被交给了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这也是他第一次在活动上公开亮相。icon吴新宙离开投身英伟达之后,给到李力耘的压力不小。
“何小鹏接下来的每一个字,都是我的OKR。”
聊到硬核的技术部分,直播间的网友们在评论区直呼听不懂,信息量爆炸让现场的气氛反而没有播放飞行汽车概念片时那么热烈。但李力耘越谈越兴奋,以至于忘了紧张。“我们坚持化繁为简,持续推动以模型和数据来驱动我们的进化。”
埋头苦干,把消费者还不理解的东西变成现实,其实是小鹏一直在做的事。
AI定义汽车
在此次“1024"发布会上,李力耘宣布小鹏的XNGP的最新进展:无图的战斗已经结束,XNGP将助力小鹏汽车“率先进入下半场”。
一直以来,小鹏都将XNGP称为“实现无人驾驶前,辅助驾驶的终极产品形态”,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场景闭环辅助驾驶系统。公开信息显示,XNGP甚至可以在没有高精地图的情况下,让车辆在城市道路上实现自动跟随、自动变道、自动超车、自动通过红绿灯等功能。
具体的开城计划是,截至11月底,城市NGP开放到25个城市,包括杭州、无锡等;今年年底按计划完成50个城市的功能开放,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的主要城市全部开放。到2024年,城市NGP将完成全国路网覆盖。小鹏的智能化战场,还将进一步延伸。
何小鹏说,“我们的目标是2024年年内,XNGP在全国所有主要城市路网全部都覆盖,同时在2024年年内,我们也会把NGP这个技术覆盖到欧洲的以及更多的国家,让更多的全球用户看到中国领先的智能驾驶技术。”
另一个重点是AI代驾。AI代驾功能更多旨在帮助用户解决城市非核心区域和小城镇道路的日常高频路线驾驶痛点。这项功能不受城市限制。开启AI代驾功能后,用户可在全国范围内设置起点和终点,手动驾驶一次后即可形成记忆地图,在之后选择该出行路线时就可以使用“AI代驾”功能,实现单独路线/特定场景的城市导航辅助驾驶。
10月24日科技日当天,小鹏汽车即刻开启AI代驾首批测试,计划年内向部分用户开放。2024年,完成全国所有区域的城市高阶智驾覆盖。
伴随本次OTA,G6、P7i、G9的Pro版用户还将迎来智驾能力的升级,包括SR感知能力提升,和高速NGP及LCC使用体验的大幅增强。此前,在上一代架构的支持下,小鹏实现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佛山共5个城市智能辅助驾驶开城,但进一步开城的节奏,卡在了高精地图的地域限制和更新上。“如何使用高精地图”和“是否需要激光雷达”也是关于智能驾驶的争议焦点。小鹏本次给出的方案是轻雷达、轻地图。李力耘表示,轻地图让小鹏的开城速度提升20倍,成本则是高精地图方案的十分之一。此外,小鹏汽车未来将减少对激光雷达的依赖,将计划在新车MPV X9上去掉两个前向雷达,综合成本砍掉一半,但XNGP能力不会弱化。XNet 2.0 + XPlanner以及更多技术,共同组成了小鹏面向全场景智驾的终极架构:XBrain。类似特斯拉的FSD。XNet2.0进一步将感知范围提升200%、感知类型增加11种,同时融合了行业最高精度的纯视觉占用网络,做到了动态BEV、静态BEV和占用网络三网合一。何小鹏表示,这套架构在纯视觉的基础上实现了高精度,是目前行业最高精度的两倍。
并且,李力耘表示,动态XNet刚出来的时候,这个算法用了一整颗Orin的算力,但是现在只占一整颗Orin算力的10%。
XPlanner架构则是负责实现基于神经网络的规划与控制,将会具备分钟级的规划能力和三大优势。首先是长时序,可以预判车主的预判。其次是多对象,决策依据完整周边信息(动态交通 + 静态环境)更综合更拟人。最后是强推理,像人一样懂得变通,可以走一步看一步。更早开始自研,让小鹏积累了更多厚积薄发的势能。
正如何小鹏所说,“小鹏推出轻地图方案之后,行业很多人都在思考地图为什么该弃。在今年,我们会在X9上率先推出全新的轻雷达方案,我相信这也会成为一种技术上的趋势。”舍弃高精地图方案的同时,大幅提升开城速度,这是小鹏降本的一小步,也是行业的一大步。
无图之后的下一步规划,还有高阶智驾方案的下沉。2024年小鹏计划通过技术创新使XNGP的BOM成本降低50%,让行业最先进的智能驾驶硬件成为全系标配。这将进一步为整个行业释放智能驾驶的商业化价值兑现能力。
除此之外,关于智能座舱,小鹏此次公布了全新智能座舱系统——XOS天玑,并官宣自研XGPT灵犀大模型接入语音系统。根据小鹏官方的说法,XOS 天玑系统的速度提升体验是来自全方位的。其中,开机启动速度提升 20%,应用响应速度提升 50%,系统流畅度提升 35%,滑动跟手速度提升 33%,触控响应速度提升了 40%。后续 XOS 天玑将通过 OTA 更新,推送至品牌所有车型。
今年下半年,智驾开城之战如火如荼。
华为宣布HUAWEI ADS 2.0高阶智驾功能年底全国都能开,新问界M7上市不到一个月,狂揽5万个大定订单,其中大约有3.3万台是智驾版,一石激起千层浪。理想在秋季战略会上首次将智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城市辅助驾驶年底开通100城。宝骏云朵10月份上海地区的订单中,大疆支持的“灵犀版”比例超过80%。
作为蔚小理三家中唯一一个依靠“智驾”标签在市场中立住身位的小鹏,也开始不遗余力的加速。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小鹏接下来全力以赴的目标是“全国都能开,全程都好用”,XNGP和AI代驾将撑起这一宏大愿景。
不出意外的话,年底之前,国内智能化的领跑者,除了华为,就是小鹏。
“臭搞技术”的浪漫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刀刀见血的价格、配置搏杀中,小鹏再一次不合时宜的抬头看向更加广阔的天空。
何小鹏说,他相信未来是AI的时代,在城市里的出行,汽车可以无人驾驶,而在城市之外,飞行汽车能拓宽人类作为个体的出行边界。
在今年的1024发布会上,小鹏明确了飞行汽车的两条发展路径——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和分体式飞行汽车。当概念片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全场观众的手机摄像头几乎有一半都举起来了,一个个小屏幕,在大屏幕下闪烁着。
考虑到相关法规,分体式飞行汽车将率先投入量产。新一代飞行汽车被称为“陆地航母”,陆行体可乘坐4-5人,车体后半部为飞行器“机库”,飞行体是可手动或自动飞行的2座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可以全自动完成展开、收纳以及进出车厢的操作。何小鹏还特别强调,该产品的陆行体为一辆六轮六驱的增程式汽车,且具有补能能力和很好的越野能力。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飞行器的安全和动力要求都远远高于汽车,市场端的需求也尚不明确。
同样充满“未来”气息和浪漫主义的是人形机器人。
本届1024发布会带来的全新自研双足机器人,拥有业界顶级的双足行走和跨越障碍能力,凭借自研的高性能关节,可在室内外大步行走、敏捷运动、抗扰越障。从四足到双足,新一代机器人进化出一双超轻量级类人手臂和仿人灵巧手,单臂最大负载3kg,最大末端线速度1m/s,可针对不同形状的物体提供个不同的抓取包覆姿态,并具备末端触觉感知能力。
不过,这个机器人目前还是靠人遥控的。关于应用场景,何小鹏表示会尝试将其应用工厂生产及销售服务等场景。未来的某一天,你有可能会在小鹏的店里被小鹏自研的人形机器人招待。
场子一冷下来,驾驶员的执照、允许低空飞行的区域有多少;不靠谱、不赚钱......各种疑虑纷纷出现。但某种程度上,在非共识领域提前布局,是小鹏一贯的思路。何小鹏甚至开玩笑说,“我相信等我老的时候,机器人可以跟我一起打掼蛋,可以帮我换尿布。”
为了支撑高昂的研发费用,小鹏最近在降本方面做出了不少尝试。小鹏是唯一量产前下车体、后下车体一体化压铸的车企,这也是小鹏G6续航扎实、成本可控的原因。目前,小鹏正在研究将CIB和中地板的一体化压铸,这带来的好处将使整车续航提高5%以上,制造成本则有望下降10%-30%。
另外,本次发布的首个驾舱融合车载计算中心,以XEEA 3.5电子电气架构为核心,集成智能驾驶、座舱、仪表、网关、IMU、功放等功能,面向未来自动驾驶和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布局,比上一代中央计算架构性能提升50%的同时可节约40%成本。
在降本之外,还要搏取更大的利润空间,支撑研发投入形成正循环。
本次科技日最后彩蛋,就是小鹏即将在广州车展发布的首款MPV车型——小鹏X9,这款车是全球第一款标配后轮转向的MPV,也是扶摇架构的旗舰车型,将首搭XOS天玑智能座舱系统。在发布会现场,何小鹏难掩兴奋:“你见过这么灵活的MPV吗?”
外观设计前沿大胆,三电性能可圈可点,在产品力上,X9绝对值得期待。要打上问号的是,某种程度上,小鹏推出MPV车型看起来和自己的车主基本盘并不能说完全吻合,“年轻态”MPV的实际市场需求,有待市场进一步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纯电化后的MPV产品有望能为小鹏提供更高的利润率,成为打开高端市场的突破口。
与其说MPV市场需要年轻化的小鹏,不如说走“性价比”路线的小鹏,需要一台MPV。
能否命中下一个靶心
5年科技日,见证了小鹏的两个拐点。
第一个是2021年,P7全年交付超过60000辆,成为智能化标杆,也让小鹏的智能化标签开始深入人心。
第二个拐点,则是今年。智能驾驶的用户认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狂飙突进,真正成为影响消费决策的关键因素,小鹏的技术势能也在G6推出后,开始显著释放。
从第一个拐点到第二个拐点,小鹏经历了几次巨大震荡,打了不少逆风局。被何小鹏称作 “Dream car” 的旗舰 SUV G9 一上市就遭遇舆论危机,上市一个月后,小鹏内部多个业务线陆续进行了组织变革和战略调整,直到今年4月方才完成。对内,撬来在长城履职30多年的铁娘子王凤英、变革销售渠道、发展有潜力的经销商;对外,大众50亿入股,与滴滴共同筹划15万元级的爆款车,都是这短短一年里发生的事情,每一步都走的不容易。
“去年财报中的12位高管,今年只剩下2位!”,2024款小鹏G9发布会上何小鹏的这句话犹在耳畔,他本人的进攻性和小鹏的战斗力,都在变革和自救的过程变得越来越强。
在小鹏汽车的整体规划中,核心差异化定位在“智能化”标签,而支撑智能化的是压强式的研发投入。
在一季度的低迷后,小鹏二季度的毛利率再次下跌,综合毛利率降至-3.9%,车辆销售毛利率降至-8.6%。即便如此,二季度小鹏的研发费用相比一季度的 13 亿元,又增加至 13.7 亿元。
新势力三家里,小鹏显然是车价最低,毛利最低,还最敢花钱的一个。何小鹏曾在一季度业绩发布后给出业绩指引:小鹏技术势能爆发,毛利率转正,有望在今年四季度实现。
一个小细节是,科技日开始前一小时,小鹏汽车在视频号直播小鹏G6 XNGP的道路行驶实况。主持人坐在副驾驶位,盯着手机屏幕,挨个回答网友在评论区里的问题,问题很多,主持人显得有点顾不过来。
“G6是不能飞的啊,G6是不能飞的。”
“我们这个还是L2级的辅助驾驶,发生交通事故还是人类司机去承担责任哈。”
“开车的时候手不能离开方向盘哈。”
要实现技术势能爆发的目标,显然需要让更多人认识小鹏。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30%的阶段,如何说服“后期大众”买单,是一个长期的课题,理想的答案是家庭场景,蔚来的答案是高端定位,小鹏也需要找到自己的答案。
并且,只靠敢于研发,无法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将技术成果平台化、商业化、规模化的能力尤为重要。何小鹏也非常清楚这一点,科技日后,面对媒体对于精力分配的疑问,他说:“汽车业务还是重心,如果我今年真分心了,机器人和飞行汽车的进度会比现在更快。”
行业内将2025年视为智能驾驶的一个拐点,小鹏提前七年入场,让它能够不带历史包袱,在对手入场前积攒先发势能,接下来值得期待的,是小鹏能否命中下一个靶心,以及能否在营销、产销、组织架构和执行力上,实现相匹配的进化。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qq303154759进行处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